读·行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同时提倡读行天下、知行合一。“读万卷书”,如同透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想要得到这座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柳青是民之子、地之子——这是公认的事实评价,不用多说。他深得传统典籍营养又掌握多门外语,一边向先进思想成果学习一边向生活学习,因而他更是秉持劳动者诗学的文明之子。

  在茅盾之前,居于城市的知识分子作家因对故乡的失望而批判礼教、启蒙国民,使情感上不无情绪化、审视中不乏观念化的“乡土小说”名盛一时。茅盾先生通过“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的创作实践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的理论倡导,发现并激活了“农事”这一乡村要件,还原乡村以民生的面貌和以生计为故事主线的现实感,并与风俗合一为农民的整体生活情状,从此才有了跟启蒙意图和“国民性”概念先行的“乡土小说”相区别的以劳动者形象和实景世情为核质的“乡村小说”。那段生民艰难的“农村破产”的历史实际让茅盾与叶绍钧、丁玲、叶紫等作家不约而同地一起为现代文学史贡献了“丰收成灾”主题,记录下了那个历史时期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灾难。“乡土小说”首在“立人”,“乡村小说”重视人的存活——在人与社会关系中体现农耕文明的困局和路向。

  柳青是最早对新国家新社会具备了新文明感应的作家,历史背景的转换,农事、生计、农人心理又加上农村社会新的经济组织结构的建立,让柳青的文明书写有了新质。作为一名热爱并书写新文明样态的作家,新主义时期,对于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后方战斗生活,柳青的《种谷记》和《铜墙铁壁》不惜以众多人物而不是突出典型人物的方式来展现,写得宽展厚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历史背景转换了,农事、农民的心理和生活,包括新的农村组织架构,这些都被柳青敏锐地一一捕捉。柳青聚焦乡村形态变化与乡村建设任务,关注其中人与时代在演进中的新质素,从《在旷野里》到《狠透铁》到《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柳青的创作,在文学意义上达成了生活、人民、江山的高度统一,从文明的意义上达成了人与社会生产、人与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照。

  《在旷野里》在柳青的创作史上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对从战争年代向建设发展时期转变的社会、生态与人的文明的观察记述,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在旷野里》开启了柳青关注新中国农村社会破旧立新变革的文学之门,其基本的文明立场、人民情怀、生活态度和成功的艺术经验,不久之后的更具系统性的《创业史》的写作与之一脉相承。

  《在旷野里》虽然标注“未完”,开放性结局和审美完整性已然存在,恰恰构成了一部杰作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的必备特征。而且已经足可证明柳青是最早对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予以敏感捕捉并通过艺术提炼加以真切呈现的大作家。

  柳青有一句名言:“要想写作,就先生活。”他在乡间,在生活里,柳青所言的生活是实实在在地活在农村的生活。不是路过不是来访不是旁观,他就是原上苗、山间树、水中鱼,有体感也有体恤、有凝视也有审视;他在旷野,不是小作坊不是小家业,情系民食之天、身处父老之地、心怀大道之行,有格局也有格调、有远望也有远虑。

  从当时年龄上看,他不算大。写《在旷野里》的柳青属于现在标准的青年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岁数要大一点,但写这些作品时他们都不到40岁。

  从历史担当上看,他格局很大。对从战争向生产建设转型的中国,从1951年初夏开往渭河平原的火车起笔;《平凡的世界》着眼从阶级斗争向改革开放转折的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惊蛰开写。史诗的开篇征象,如此神似,仿佛再次印证了我们对路遥是柳青传人这一想象的真实依据。这种“大”,就是那种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境界。

  从对人和文明的认知上看,他对笔下的人物大度、对历史运行的把握有大方向。每一个人物言行都活灵活现,每一个事件场景都栩栩如生,在矛盾、难题面前,正偏选择都有其由来,小心思臭毛病都得到容留,而作品的整体气韵强劲,总是识大体通大势,对全面发展的人类文明理想,怀着热切的大愿。

  柳青质朴诚恳实在的生活小说,细节好看极了。“大节”也并不含糊,回应着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内含着信仰之力、民生之念、赤子之心,由衷生成了大抒情的旋律与节奏——是关于在文化传承、人民向往中持续建造现代文明的宏诗。

  大作家好作品——比如70年前柳青用优雅的“豆豆体”手写的这部《在旷野里》——既可助力写作进阶,也可丰富提高的文明修养。

  从时期的茅盾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柳青、周立波,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路遥,乡村小说大作家好作品的脉络谱系是清晰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就是对这一文脉赓续新创者的呼唤和召集。更多更好的乡村小说已在路上。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而携带一本好书一同游历,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准备前往江西前,选择了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3本以中南腹地为背景的作品,作为这次旅行的文学伴侣,与我一同探寻这片神奇的土地。

  选择江西作为旅行目的地并非偶然。这片有着“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称的土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鄱阳湖的碧波荡漾到婺源的高低错落,从庐山的磅礴雄奇到井冈山的险峰耸立,无不折射出这片热土独特的魅力。本芬奶奶的女性三部曲也正是通过深入观察和细腻描摹,展现了中国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历程与内心世界,缓缓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女性群像画卷。

  捧起手中的《秋园》,我开始了这段精神之旅。小说生动地刻画了她一生的经历与挣扎。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之中,感受着秋园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她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努力寻找自己位置的挣扎与无奈。

  她或许也曾在如婺源这般的古朴乡村某处的乡间小道上默默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抑或在这样的民居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栖居之所。本芬奶奶讲述了母亲秋园和一家人如何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用微小的力量抵抗苦难,寻求生存与尊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仿佛与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天然的契合,这让我对江西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更直观地感受人性的光辉与坚韧。

  再翻开《浮木》,作者讲述了她和母亲以及身边人的故事,他们在所处的年代里浮浮沉沉,就像在水中抓着一条浮木,随波逐流、挣扎求生。这本续集弥补了前作中家人的缺失,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纠葛,描写了乡民们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困境,用他们的故事呈现了乡村的变迁和乡民坚韧的生活态度。读到动人的情节,我不禁会联想到庐山这座巍峨的山峰。之骅作为女性,面对在社会中的无望现实,在生育、家庭责任等方面的困境,即使负重前行也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与父老乡亲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看似平凡无奇的个体,却饱藏着独特的坚韧与刚毅,犹如庐山崇峻的山势,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变迁。

  置身庐山之中,我慨叹这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的同时,仿佛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不安。她所面临的困境,无疑是无数中国女性共同的写照。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浮木》,让我对小说中的人物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

  踏上婺源的山路,站在小石桥,阳光洒在千年古村落斑驳的瓦片上,白的墙壁映着碧绿的山色。紧握着《我本芬芳》,体味普通女性惠才在婚姻中的种种挣扎与困惑。她与丈夫吕医生相爱多年,却因性格差异和文化背景的鸿沟,在婚姻中饱尝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滋味。就像眼前这条碧绿的溪流,静静流淌,偶尔泛起阵阵涟漪,寂寞而又坚韧。

  漫步于青石小道,时间仿佛静止一般。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的院落,无不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人情。惠才就是在这样的乡村环境中寻找慰藉,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生命中的种种波澜,是否也如同这片安详的乡野一般,时而平静,时而起伏。带着这本讲述女性内心世界的书籍,我仿佛能与惠才隔空联通,感受她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

  整个旅程中,本芬奶奶的女性三部曲犹如一个贴心的导游,为我领略这片神奇的江西大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通过小说中的情节,我能更加深入地从感性上理解和感受祖国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行走千里江山、徜徉于千年文化,作为在中医这条路前行了9年的研习者,我学习和见证着中医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疗效,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使用中医药,帮助他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诊疗方式,为服务人类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践“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理想和信念。

  或许在旅行时手捧书本,会错过沿途的美景。但对我来说,这亦是一种自洽的旅行方式。通过文学作品,我能以一种更加深入、细腻的角度去审视和感受这片热土的魅力。书中的人物形象,与眼前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使旅行体验更加丰富多彩。未来,我想带着更多的书籍和思考,去探寻祖国的壮美河山,在与书相伴的旅程中静心感受每一处独特风景和文化密码,触摸理想、品味幸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天晓——1921》落下最后一个句号时,已经是北京的五月天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彼时,铁栅栏上的蔷薇开得正盛,将至荼蘼,落花惊心。可是,于我,花落雨骤难休笔。听雨、品茗、看落花,并不属于我。那年,另一场采访,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作协联袂启动25部扶贫书之采访,我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责任编辑李勇送我去首都机场,我的背囊里已经“放完”了一部书的框架,书名叫《金青稞》,就等我环“大北线”,一个县一个县地走过,远涉雪山,将一粒粒“金青稞”拾入囊中。

  对于这次书写,我的采访路线又笨又远:最后一批19个退出贫困的县,横亘于横断山、唐古拉、喀喇昆仑、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并流经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都坐落于名川大山之间,无限风光风情在雪山、在牧场、在黑帐篷里,在人间。

  317国道又称大北线,是最具人文风情和风光的路线,从第一站昌都入贡觉、察雅,再转318国道出,连那些高级别户外驴友都嫌苦,不愿走。我不仅要走过农区、牧区、还要走过无人区,走过无边的旷野,从繁华走进荒凉,从都市走向偏僻,一路向北、向西、向上,海拔不断飙高,不少地方逾5000米,在我这个年龄段,对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挑战,然而正是高而险,才是一路风光无限。

  有人问,你写这本书都作了什么样的案头准备?我说,准备了35年,从1985年起,就开始在准备这本书。35年间,我20多次入藏,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有了《麦克马洪线》《东方哈达》《雪域飞虹》《坛城》《玛吉阿米》《灵山》《经幡》等7部书的积淀。2019年退休后,我一直打算用3本书来超越自己以前的创作:《天风海雨》《天晓——1921》,收官之作就是这部《金青稞》。

  第一站是从青海玉树到贡觉,1000余里。我的老阴法唐当年率军解放昌都时,从邓柯过江,迂回玉树,在类乌齐朱古寺堵住了藏军的退路。70年后,我竟然溯历史古道而上,先抵贡觉,然后从金沙江边向南,往澜沧江一步步靠近察雅、昌都、类乌齐。每天我都会遇到独特的、传奇的、鲜活的或是感动的故事,如荒原大风般扑面而来,那些平民的故事,弥漫着牛粪的青烟。可以说,凡有烟火处,就有感人的故事、感动中国的故事。驰目所见,是一幅苍生世相图,牧场上所览,是一幅浮世绘,氤氲人间烟火。

  一天到巴青乡采访,因为帐篷里牛粪烧得太热,晚上回到宾馆又太晚,淋浴的水不热,冲澡后钻进被子里有点发抖,第二天便开始干咳。到了聂荣县和那曲市加剧了病情,咳声不绝,吃了抗生素也不见好转。后边的行程是藏北无人区,海拔更。


米乐

米乐app官网免费下载(中国)·安卓© 版权所有 米乐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info@chuangjiyuan.com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814号-11
米乐app官网免费下载(中国)·安卓© 版权所有 米乐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info@chuangjiyuan.com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81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