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机农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016年12月11日,笔者在“第三届返乡青年交流会”上,做了主题为《国内有机农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分享。以下是演讲内容的精华部分,整理给未能参会的各位,抛砖引玉,一起头脑风暴。

  我们先来看几位在农场玩耍的小孩,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状态。作为的我不禁反思:做有机,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2016年9月份,在成都某食品年会上拍的照片,大量来源不明、反复使用的油烹饪着各种各样的美食。人们不会去问“食材是怎么来的”,他们只管“好不好吃、香不香、划不划算”。

  像这样的生态农场在北京有很多,利用废弃的大棚改建而成,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达到创收目的,但产品品质较低。这种农场生产的食物性价比高,吸引了一部分对食材品质没什么追求的消费者。

  3、发展模式陷入瓶颈:有机产品供大于求,市场还未打开,但生产者扎堆,导致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

  这是在北京的一处生态葡萄园,由图片中穿蓝衣服的Jerry打理,他改变了父母的常规种植方式,开始在“舌尖上的市集”售卖产品,但销路并不好。这一天,消费者来到农场,与他一起想办法。

  4、缺少系统思维:大多数生产者将有机视作买卖,除了生产方式不同之外,在渠道建设、市场营销、销售模式、团队管理等方面与常规企业并无不同。

  5、绿色产业发展:国家提倡绿色标准,“绿色是中国的,有机是国外的”。不久的将来,有机将纳入绿色标准之中,有机成为最高的绿色标准。

  人民日报12月8日(2016)消息: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提出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

  有机农业范围太广,不如来谈有机农场。笔者将有机农场分为三类:生产型、服务型和生活型。生活型农场活得最滋润,其次是服务型;生产型农场竞争激烈,大资本、大企业与小生产者竞相角逐,市场鱼龙混杂。

  生产型农场分为:企业型、合作社和产业园等。这一类有机农场的经营思维与常规企业并无不同,只是在生产环节上减少了污染和环境破坏。由于先天基因缺陷(成立农场就是为了做买卖),导致目光短浅(以回笼资金为主)、监管难度大(缺少价值认同)。市场上,经常出问题的产品,通常便出自这一类型的农场。

  ↑ 北京某处生态葡萄采摘园,在马路边,环境、生产方式都未达到有机,但来往车辆较多,生意还算不错

  服务型农场分为:休闲农场、采摘园、自然教育基地、国学书院等,有机农场作为基础配套,提升了逼格,但由于不是经营重点,品质也就参差不齐了。

  生活型农场是笔者较为推崇的模式,它包括家庭农场、生态社群等,由一群志同道合、理念相近的人共同发起、筹建的,虽然在发展中,有矛盾,有冲突,却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场形态,有的是妈妈自建的,有的是几个消费者合建的,有的是家庭一起干的,有的是结合了社群的力量。正应了有机的核心价值——生态多样。

  与其说是国内有机农业的困境,不如说是有机农场的困境,八个字可做总结:“不上不下,不伦不类”。一方面,在宣传上称“有机农业是最高标准的生产方式”,也称“我的农场是按照有机方式生产的”;另一方面,却自降身价,去推崇所谓的生态种植,模糊了有机的概念,将产品溯源、生产透明、农场开放、消费陪伴等同于“有机”,弱化了有机生产的基本原则。

  对农场选址来说,至少应远离高速公路3~5公里,周围1~3公里内没有污染源,农场周边设有缓冲带。农场所在区域,应有山地、平地和水地,以保证生态循环的周转。一个农场做不到,可以联合几个农场一起来做,形成小范围的生态循环系统,这才是有机的价值所在。如果没有生态系统的构建,有机农场经营时间越长,它偏离“有机之道”就越远。

  对有机生产来说,环境、肥料、水和劳动力是重中之重。之所以强调生态循环系统的构建,是因为外来肥源的可靠性不如自有农场的堆肥。主要依赖外购投入品才能满足生产的,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真正的有机农场。

  对消费者来说,与农场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共建关系,甚至是“相互扶持”的关系。大家群策群力,一起为生产更美好的食物而协同努力。在这里,笔者已无心去吐槽那些“想当然”的消费者了,他们用一贯的思维去打量、猜度生产者,却不肯迈出一步去农场参与劳动、与生产者建立连接。如果自己不改变消费模式,还幻想用“钱”买到什么好东西,那么,除了当冤大头,也别无他路可走。

  消费是分层次的,与流水相反,人的消费行为是从低处往高处走的,正如人总是敢于挑战自我一样。一个初级的消费者,对有机生产没有概念是情有可原的,通过市集、社区店等,实现了购买行为,已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如果常年购买有机食品,却还是对有机生产方式一头雾水,这就说不过去了。随着“吃有机”年岁的增长,一个有追求的人势必会选择品质更高的有机食物,哪怕偶尔尝尝,也是惦记那一口的。这是消费升级的自然态——流动性。

  社区推崇的价值观是“和谐共生,探索”。这是中国为数不多众筹自建的社区,从一开始就融入了环保、生态、可循环理念。

  该社区的局限在于:出钱买房的,并不一定在这里生活;能够活化社区的年轻人,又是买不起房的。社区未来的形态还不明朗。

  由北大王青松老师精耕细作了近20年,打造出的上千亩有植被、耕地、水库、猪牛驴羊、鸡鸭鹅狗的生态自循环农场。

  这是笔者见过的、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立志生产世界食材的有机农场。这里的动物不吃饲料;农场的朋友除了盐和茶,在“吃”上不外购任何东西。

  这是一家小而美的家庭农场,由唐亮带领一家人一起做,实现了他想要把全家聚集在一起的心愿。如今,他的弟弟和弟媳已成为农场的骨干,唐亮抽身出来,变身为“唐老爷”,心态和状态是越来越好了。

  农场的有机耕种和人文景观使它率先成为了北京休闲型有机农场的引领者,加之其推出的节气工坊和四季民宿两个活动项目,吸引了不少城市中产阶级的青睐。

  该村是权力、资本和新村民共同打造的一个国际陶艺村。最早,几位艺术家发现了这里有一口老窑,遂在这里建了陶艺工作室。随着宁远等人的到来,明月村的名气渐渐起来了。

  目前,该村的规划仍是朝着安仁古镇等旅游景区的模式在发展,并不像是一个共治的生态村。有机耕种在当地还寻不到影子。

  最后,笔者想说,连接什么人比做什么样的事重要。对健康、生命的重视,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践行有机生活。


米乐

米乐app官网免费下载(中国)·安卓© 版权所有 米乐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info@chuangjiyuan.com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814号-11
米乐app官网免费下载(中国)·安卓© 版权所有 米乐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龙大工业园 电话:0535-7706586 E-mail:info@chuangjiyuan.com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814号-11